廣告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路思義教堂總算護花有主


蓋提為東海60週年揭開慶祝序幕。教堂亮麗依舊,60週年陰影未除。(圖:作者提供)
 林碧堯  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2015-01-17

路思義教堂落成奉獻後,就成為中台灣最亮麗的地標。當年路思義基金會附贈的維修基金,在東海財政最落魄時期消失了,導致連周邊草坪維護都曾出現荒草漫漫的情形,幾次屋頂漏水都無法「根治」,以致花容失色。

當年,陳其寬教授負責設計和監工都非常嚴謹,選材更是苛求般的精挑細選,因此生前亟力維護這座教堂的完美特質。遺憾的是,學校一直沒有專責單位負責維護,總務長更替頻仍,雖能負責,卻不免失察,多少造成「完美」受損。

首宗憾事,就是原設於路旁入口的紀念碑,除了銘刻奉獻者的經文外,同時作為教堂活動的佈告欄,在不知時不知故的情況下消失了。目前在教堂門口南側的石碑是後來補上的,工藝也略遜一籌,若非最近加以補妝,還可能被認為是腳踏板。

教堂草坪上的菱形水泥磚鋪成的人行道,也是陳教授的傑作,不但美觀,更具生態理念,因為東海蓋在山坡上,排水護土是重要考量。菱形磚的水泥化對環境破壞最小,而且不積水,這是水泥人行道所無法取代的。可惜,大馬路內沿的洋灰水泥人行道已無法恢復舊觀;原存菱磚人行道之維護,仍有不到位的坎坷。其實,菱形磚人行道的另一人文思考,那就是「緩慢」和「舒態」,這不也是上教堂的心境嗎?可惜,已不為現代人所領會。

最糟糕的一次破壞性的維修,就是把原來的木質地板敲掉改鋪塑膠板,令人痛心。五十多年前,陳教授所選購的長條原木板,由國外進口,在慢工出細活的要求下完工,結果在前幾年,工人花一個禮拜敲掉它,再花七天就完全塑膠化了,這是時下最典型的施工法:劣幣逐良幣,旨追求當下的外表美觀。

很幸運,去年美國蓋提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 選定路思義教堂作為保存現代( Keep it modern)的文明建築物,今年1月16日為此維修計畫揭開序幕,聘請國際級專家顧問實際維護路思義教堂的容顏。

願路思義教堂青春永駐,如今總算護花有主了。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