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什麽讓我們快樂? To Do With Others Or to Have (Or to Do Alone)? the Value of Experiences Over Material Possessions Depends on the Involvement of Others

什麽讓我們快樂? To Do With Others Or to Have (Or to Do Alone)? the Value of Experiences Over Material Possessions Depends on the Involvement of Others

2014年01月29日 08:04 AM
什麽讓我們快樂?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蒂姆•哈福德

讓我們更快樂的是經歷而非物質財富——這種說法已經成了陳詞濫調。若非如此,《洋蔥》(Onion)雜志的文章標題“企業高管放棄快速晉升,只為與私有財物共度更多時間”(Executive Quits Fast Track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Possessions)不會這麽引人發笑。

但這句陳詞濫調是否屬實呢?我們都有自由將自己的可支配收入花在我們喜歡的事物上。如果我們購買的經歷比實體財物更能令我們快樂,那我們就犯了系統性錯誤。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情況確實如此,又是出於何種原因呢?

或許這並不是一種公平的比較。很多財物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例如深平底鍋、熨衣板和襪子。而很多經歷都是免費的,這意味著需要花錢的經歷其實是種特別款待——因此相對於我們所購買的少數特別經歷而言,一般的財物看起來非常乏味也就不足為奇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將一筆意外之財花在周末享受SPA上,而不是買iPad。

另一個可能是,“果”產生“因”。或許是快樂的人喜歡購買經歷,而非購買經歷使人快樂。瑞恩•T•豪威爾(Ryan T Howell)、保利娜•普切林(Paulina Pchelin)以及拉維•伊耶(Ravi Iyer)等三位心理學家近期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了為什麽這種因果逆轉是可能的:他們發現,喜歡花錢購買經歷的人在情感上已然對世界充滿欣賞;而且當他們變得越開心時,就越是喜歡購買更多經歷。


讓問題更加復雜的是,財物和經歷之間的區別並不那麽一目瞭然。我的女兒們在聖誕節時收到了一個桌面游戲。這個游戲是應該算作財物還是經歷呢?如果只是讓游戲用品留在盒子里,當然不會帶來什麽樂趣——這一事實是支持還是反對經歷讓我們更快樂的假設呢?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是否只有健康有益的經歷才能讓我們更快樂。賭博是任何人都能花錢享受的一種經歷,但我在閱讀贊美購買經歷好處的文章時發現,這些文章似乎通常考慮的是高空跳傘之類的活動。如果白天看電視不能算作生活經歷,那麽這一比較是被人為扭曲了。

總的來說,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經歷讓我們更快樂”這一民間智慧。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麗芙•範博文(Leaf van Boven)以及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托馬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進行了一項有關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財物以及經歷的研究,並於2003年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要求研究對象——全部為學生——將註意力放在他們為了實現“提高生活愉悅和享受度”,所購買的“生活經歷”或者“實體財物”上,兩者取其一。他們要求學生描述這些購買行為令他們感到了怎樣的快樂。

研究結果是:生活經歷確實更令學生快樂。一項範圍更廣的調查顯示,這一規律在更多元化的群體中同樣成立,不過對於低收入的調查對象較站不住腳;較為貧窮的人似乎非常滿足於享受實體財物。

但如果這一效應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為何不調整可支配收入的支出方向,購買更多的經歷以及更少的財物?或者工作更少的時間,以空出更多的時間享受經歷?有兩點值得指出。其一是足以被算作“生活經歷”的活動通常是社交性的。買了一塊新表我們通常獨自佩戴,但出門度假則會和朋友同行。彼得•卡普拉利埃羅(Peter Caprariello)和哈里•賴斯(Harry Reis)近期的研究表明,經歷帶來快樂的真正原因就是其中蘊含的社交元素。


To Do With Others Or to Have (Or to Do Alone)? the Value of Experiences Over Material Possessions Depends on the Involvement of Others

Peter Caprariello,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SA
Harry Rei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SA
Van Boven and Gilovich (2003) reported that spending money on experiences made people happier than spending money on material objects. A series of thre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experiences brought people more happiness than material goods, but to the extent that others were involved in the activities. When experiences were framed as solitary, people reported being less willing to acquire them and reported gaining less happiness from them than material possess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ship context of experiential purchases may be critical to predicting how they best lead to happiness.
[ to cite ]:
Peter Caprariello and Harry Reis (2010) ,"To Do With Others Or to Have (Or to Do Alone)? the Value of Experiences Over Material Possessions Depends on the Involvement of Others", in NA -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37, eds. Margaret C. Campbell, Jeff Inman, and Rik Pieters, Duluth, MN :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ages: 762-763 .
或許,對於經歷的喜愛是我們記住它們的一種方式。周末短假的惱人之處,或者歌劇之旅的無聊細節,很快就會被我們忘掉:留下的只有玫瑰色的回憶。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我們的財物並不會優雅地退出使用、進入記憶。我們不是把曾經時髦的羊毛衫作為一種懷舊的回憶來經歷,而是嫌棄它開始起球、縮水和褪色,而且占據衣櫥空間。
本文作者著有《卧底經濟學家反擊戰》(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Strikes Back),由利特爾-布朗出版社(Little, Brown)出版
譯者/馬拉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