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金融時報》 Lex專欄:該看好聯想嗎?聯想能否成為下一個三星?

2014年08月15日 13:29 PM
Lex專欄:該看好聯想嗎?
英國《金融時報》 Lex專欄

如果事成了,那就要小心了。聯想(Lenovo)認為,它將從IBM手中收購的低端服務器業務將在12個月內達到50億美元的產值規模,且“利潤率將高於個人電腦(PC)業務”。聯想希望在年底前完成這筆交易。聯想PC業務的營運利潤率大概在3%左右。如果聯想收購的服務器業務能夠實現5%的利潤率,那麼一年的營運利潤就有2.5億美元,接近聯想目前盈利的四分之一。為此,聯想將向IBM支付23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

這番演算概括出了聯想股票的吸引力。能夠為一筆收購支付低於10倍盈利的價格、讓所收購業務實現盈利增長並提高利潤率(且不附帶任何債務)的大公司並不多。資本家們很樂於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肥胖的科技巨頭甩掉不想要的業務,一個精瘦的清道夫卻在其中找到了營養。聯想以前就這樣做過,它在2004年收購了IBM的PC業務。如今,聯想已成為產量最高的PC生產商,而且十分賺錢。

然而,收購IBM服務器業務的交易尚未完成。我們需要記住,當年的PC交易也並非完全一帆風順;一名高管曾將這筆交易比作一次幾乎失敗的器官捐贈。我們還需記得,在PC交易完成後的兩年內,聯想的自由現金流下滑,直到2012年才恢復到交易前的峰值水平(部分原因是PC業務總體疲弱,以及期間遇上了經濟衰退,但它同樣具有啟發性)。聯想還將同時從谷歌(Google)手中收購摩托羅拉(Motorola)移動業務,這個融合過程將相當棘手。

聯想股價在一年之內上漲了50%,目前預期市盈率為18倍,是多年來的高點。在本週四公佈好於預期的業績報告後,該公司股價下滑。市場意識到了一些事情。把事事想到最好,並不是讓人致富的最佳策略。

2014年01月26日 07:17 AM

Lex專欄:聯想能否成為下一個三星?



一隻股票因企業盈利表現一般而下滑——季度利潤只有70億美元。另一隻股票則因一筆將會損害公司利潤的交易而上漲3%。不難看出,後者——聯想(Lenovo)比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市場勢頭更強勁。從聯想的新服務器業務,到三星的芯片業務,兩家公司都生產消費者電子產品和科技硬件。聯想會成為下一個三星嗎?
從規模上看,這樣的比較仍有些可笑。三星的市值是1600億美元;聯想則是140億美元。三星在最近一個季度的利潤是聯想過去一年利潤的10倍。不過,聯想近日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的交易表明,它仍具備其2004年收購“藍色巨人”個人電腦業務時所展現的雄心壯志。
相對低廉的收購價格(相當於銷售額的一半),反映了IBM該項業務去年陷入虧損。該業務將令聯想的全年每股盈利削減5%,包括向IBM發行股票後造成的輕微稀釋。股價上漲表明,投資者認為聯想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結構來提高利潤。
投資者喜歡大膽的科技企業故事。三星的成功也並非來自怯懦。它從沒有像聯想那樣通過收購來實現增長,但它曾冒風險向價值鏈上游轉移。三星在最近一個季度意料之外的利潤下滑,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向員工支付了8000億韓元(合7.38億美元)的獎金,以慶祝其20年前實施的一項戰略。當時三星主席將15萬部手機(總值5000萬美元)付之一炬,以此表達他期望打造更好產品的決心。現在三星正試圖打入軟件領域——對一家由硬件工程師組成的公司來說是個挑戰。
過去20年裡,三星股價年均復合上漲20%。聯想若能實現同樣的成就,它將需要10年多一點的時間達到三星目前的規模。
勢頭對聯想有利,但它能否以低成本製造平價商品化的硬件為基礎,維持利潤增長?三星通過大舉投資,獲得了芯片領域的持久競爭優勢——規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利潤豐厚的高端手機業務。聯想需要找到類似的競爭優勢。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