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BBC私與公立場

BBC私人文化與其公眾立場不一致?英國《金融時報》 約翰•勞埃德報導

對任何廣播公司來說,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面臨的指控都是極其嚴重的問題——該公司被指試圖掩蓋其電視主持人吉米•薩維爾(Jimmy Savile)性侵兒童的說法。這個問題發生在BBC身上尤其讓人難以理解,因為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BBC就一直在弘揚人權與公民權,提請人們關注惡棍對婦女和兒童的性侵威脅方面扮演著主要角色。
埃絲特•蘭森(Esther Rantzen)是BBC的前明星主持人,她曾主持備受歡迎的消費者事務節目《這就是生活! 》(That's Life!)長達21年之久。他在節目中曝光過一家名為Crookham Hall的寄宿學校發生的戀童癖醜聞——當然也還曝光很多其他情況。後來,蘭森通過自己創立的BBC節目Childwatch,推出了旨在保護兒童不受虐待的諮詢服務Childline,從此開通了一條24小時為受虐兒童提供幫助的熱線。她的節目以及她的慈善工作體現了BBC從上世紀60年代延續至今的價值觀——僅從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以往那些發生在BBC、但可能被忽視或未引起足夠重視的虐待行為是不可原諒的。
正因如此,BBC非常容易遭到偽善的指責,也容易被人批評對外與對內的做法(或無所作為)自相矛盾。 BBC一方面在積極宣揚關懷弱勢群體的文化,另一方面卻對旗下某大牌明星侵害弱勢人群的傳言無動於衷,正是因為其內部文化未能跟公眾立場保持一致。
BBC熟悉的小報對頭《太陽報》(Sun)和《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始終對名流的偽善明察秋毫。這一丑聞為它們豎起了巨大的靶子,它們用異乎尋常的火力攻擊目標——在幾個月不斷攻擊BBC的可疑行為之後,它們認為自己擁有了更高的道德形象。對此,在提交給針對媒體倫理的萊韋森調查(Leveson Inquiry)的證據以及其高管的口頭證言中,BBC都強調自己對待撰稿人、公眾以及精心培育並樂於享有的公眾信任都十分小心謹慎。目前,《每日郵報》和《太陽報》都在採取報復行動。它們在報導和社評中不遺餘力談論此事,《太陽報》甚至開始呼籲剝奪薩維爾的爵位。
BBC過去曾遇到過,將來也仍然會遭遇名人問題——如果名人的影響力過大,就會超過公司的承受力。盛名之下的薩維爾本人、他的爵士勳銜(標誌著女王的認可)以及他曾為慈善事業做出偌大貢獻的事實,都絲毫未被撼動。但鑑於他被指控的行為已觸犯刑律,這一丑聞曝光帶來的負面影響比BBC以往面對醜聞時要嚴重得多。
薩維爾是上世紀60年代盛行的名人文化的一部分。在這種文化氛圍下,由於人人都崇拜歌星、影星以及電視明星,他們的地位被無限拔高,因此幾乎可以為所欲為。說來荒謬,他們享有巨大的聲譽並經常在公共場合露面,這導致他們私下的醜行不會被像發生在普通人身上那樣引起應有的重視。掩蓋醜行的最佳途徑,居然是持續不斷地在公眾視野中亮相。
BBC現在應該做什麼?其中部分應做的BBC已經在做了,包括推出招致批評的新聞稿。無論在面對這次還是其他問題時,BBC都採取了這一做法,它反映出了BBC最引人矚目的特性之一。另外,BBC方面正在接受質詢,將來還會進行更多道歉,可能接著還會發布一些新的辦事流程以及防範措施。然而BBC高層必須就將來會如何處理此類問題給出明確而充分的回答。如果BBC新任總裁喬治•恩特威斯爾(George Entwhistle)還沒準備好思考BBC的未來之計,或許可以讓BBC信託(BBC Trust)主席彭定康勳爵(Lord Patten)來做答。
新聞稿、道歉以及質詢必然會包括例行的澄清以及謙恭語氣。然而,BBC領導層應該做出更坦誠、更接近真相的回答,努力杜絕BBC出爾反爾的做法。任何大型機構,尤其是負有公共職責的大型機構,更特別的是這樣一個把紙醉金迷的娛樂界與粗糙醜陋的新聞業融為一體的機構,注定不是被拽向這個方向​​,就會被拽向那個方向。 BBC必須認清這種矛盾的傾向,並且確保其管理層和職員都意識到自己有責任使工作場合的公共與私人行為保持一致。 BBC必須嚴格遵循自己的聲明:我們要思考事情的起因並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譯者/簡易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